在抗战期间,新四军的一名侦察员为了筹集物资,冒着极大的风险进入日本洋行进行交易。出乎意料的是,日本的经理突然对他产生了怀疑,问道:“你不像商人,究竟是干什么的?”侦察员没有丝毫慌张,镇定自若地答道:“我是新四军!”经理一时愣住了,侦察员接着微笑着说:“如果我不是新四军,能弄到粮食吗?”这种巧妙的应对令周围的人都感到意外和佩服。
1942年夏季,时任新四军第三师一团侦察股股长的凌少农接到了紧急召唤,急忙赶往团部。一路上,他心中充满了疑惑:“这次又是什么样的侦察任务呢?”然而,到了团部后,他才得知,这次的任务并不是去执行侦查任务,而是由于天气转冷,官兵们的冬衣尚未准备好,指挥部指派他去敌占区的新安镇筹集布匹。凌少农意识到任务非常重要,虽然他在新安镇有些熟人,但大多数人并不涉及布匹生意,因此他决定先去龙泉沟找当地的联络员臧玉臣寻求帮助。
与臧玉臣商议后,凌少农得知,考虑到新四军当下经费匮乏,他们只能用麦子来交换布匹。臧玉臣叮嘱他,“在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做生意,一定要格外小心。尤其是用麦子换布匹这种事,规模一旦过大,很容易引起注意。必须选可靠的人来做,否则不仅交易没完成,还可能会暴露自己。”在详细分析后,臧玉臣给凌少农写了一封信,介绍他去找自己的姐夫,马家粮行的老板马玉清。臧玉臣告诉他,马玉清是一个爱国商人,始终支持抗日,自己虽然有布匹,但数量不多,足够给新四军做些补充。臧玉臣特别强调,马玉清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。
展开剩余69%抵达新安镇后,凌少农并没有立即去找马玉清,而是先在街上走了好几圈,假装逛商店以避开日本的眼线。最终他来到了马玉清的店里,并将臧玉臣的信交给了他。马玉清看了信后听了凌少农的请求,表示非常愿意帮忙,但他所拥有的布匹数量实在有限,远不足以满足新四军的需求。不过,他提出可以将凌少农引荐给日本丰田洋行的经理吉田,吉田是当地著名的商人,专门从事布匹买卖。
尽管凌少农对吉田的做派并不陌生,但当时他已别无选择,只能去试一试。经过一番周折,凌少农与臧玉臣终于见到了吉田。吉田听完凌少农的话,稍作沉思后表示:“布匹够的话,那就看你有多少粮食了。”但就在交谈中,吉田忽然露出了疑虑,直接问道:“你不像商人,到底是干什么的,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?”凌少农毫不犹豫地挺直了腰板,正色回答:“那我告诉你,我是新四军!”这一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,连经验丰富的臧玉臣也不由得捏了把冷汗。吉田听后顿时站了起来,似乎想要离开。面对吉田的反应,凌少农马上说道:“如果我不是新四军,怎么会弄到这么多粮食?”吉田听后,明显松了口气,同时也对凌少农的坦诚感到敬佩,心里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。
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讨,双方最终决定交易地点定在龙泉沟,并且达成了协议:所有货物必须在双方约定的地点完成交换,且由马玉清担任担保人,若有一方违约,马玉清将承担责任。凌少农很快就把这一切情况汇报给了上级。考虑到吉田毕竟是日本人,且商人逐利的本性不能忽视,上级派出了两个连队前往龙泉沟。一队全副武装,负责在交易现场进行警戒并保护路途安全,另一队则穿便装,化装成普通百姓,负责搬运粮食。
两天后,凌少农和他的队伍将满载麦子的卡车准备妥当,总共运送了100多车粮食,浩浩荡荡地前往龙泉沟。吉田似乎已经察觉到凌少农的身份,但他并未表现出来,而是亲自陪同护送了一车车布匹,确保交易顺利进行。交易现场,凌少农和吉田清点了所有货物,确保一切都按约定进行。随着握手的一刻,交易圆满完成。化装成普通百姓的战士们把布匹装上卡车,心中无比喜悦,因为冬装终于有着落了。
然而,在返程的路上,突发了一个小插曲。山中的一伙强盗挡住了去路,要求凌少农交出一半货物。凌少农并不畏惧这些强盗,他最担心的是枪声可能会引来附近日本的注意,因此希望尽量平稳地将布匹运回部队。在与强盗头目谈判时,凌少农表现得非常冷静,表示希望能顺利通过,但没想到强盗们变得愈发猖狂,他们不仅没有答应,还动手抢夺。眼见情况危急,凌少农毫不犹豫地拔枪向天鸣了一枪,埋伏在两侧的战士们立即冲出,将强盗们迅速制服,并缴获了他们的武器。凌少农随即指挥队伍加速,最终顺利将布匹安全带回了部队。
这次交易不仅让新四军的战士们顺利获得了御寒的衣物,也让凌少农再一次展现了他过人的冷静与智慧,确保了整个任务的圆满完成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世家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